ANSI-ASQ-Z1.4-2008抽样标准培训教材.ppt
《ANSI-ASQ-Z1.4-2008抽样标准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NSI-ASQ-Z1.4-2008抽样标准培训教材.ppt(65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ANSI/ASQ Z1.4-2008抽样标准培训教材,课堂要求,欢迎阁下参加本次深圳德信诚培训中心课程,本课程将为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提高您的能力和水平。请注意以下的几点: 1、手机 请将您的手机开为振动或关闭。 2、吸烟 在课堂内请不要吸烟。 3、少记笔记 本课程电子文件免费下载 4、中餐 中午12点,德信诚免费提供中餐 。 5、其它 上课期间请不要大声喧哗,举手提问; 不要随意走动,德信诚培训品质、诚信、用心,学员合影,学员自我介绍包括: 姓名 公司及产品 在公司负责之工作 对本课程之期望,目 录,一、抽样检验基础知识 二、 ANSI/ASQ Z1.4-2008标准介绍 三、 ANSI/
2、ASQZ1.4与MIL-STD-105E的区别 四、 ANSI/ASQ Z1.4-2008抽样方案表格 五、抽样案例,一、抽样检验基础知识,1、统计抽样的由来与发展 2、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 3、 ANSI/ASQ Z1.4-2008标准简介,1、统计抽样的由来与发展,自从商品走向市场,为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就开始了质量检验。 传统质量检验:生产后100%检验/检查。传统质量检验阶段:操作者检验、工长检验、专职检验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全数检验”已无法完成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事后的质量保证已无法满足需要,1、统计抽样的由来与发展,1924年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罗米格、道吉博士首先
3、提出统计抽样理论,开始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1940年 统计抽样理论应用于军工生产 二战之后,科技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统计抽样 1950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军用标准MIL-STD-105A抽样标准 1993年美国国家标准ANSI/ASQ Z1.4-93发布,2ANSI/ASQ Z1.4-2008的发展历史,1950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军用标准MIL-STD-105A。 1958年修订为MIL-STD-105B。 1961年修订为MIL-STD-105C。 1963年修订为MIL-STD-105D。 1989年修订为MIL-STD-105E。 1995年美国军方就宣布取消MIL-STD-105E用美国国
4、家标准ANSI/ASQC Z1.4-1993代替之。但一些公司仍在使用MIL-STD-105E。 2003年對ANSI/ASQCZ1.4-1993进行了修订发布了2003版美国国家标准ANSI/ASQ Z1.4-2003。 2008年,美国国家标准ANSI/ASQ Z1.4-2008发布,ANSI/ASQ Z1.4-2008,抽样检验的优点,抽样检验与全检比较而言,有如下显着的优点: 1、由于只检验部分产品,较为经济合算。 2、抽样检验所需检验员较少。 3、抽样检验是由单调的100%逐件判定提高到逐批判定,这对检验工作来讲,显然是一个大的改进。 4、适用于破坏性测试,从而对产品批质量的保证具有
5、一个以数字表示的水准。 5、拒收供应者或车间部门整个产品批,而不是仅仅退回不合格品,从而更有力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抽样检验的缺点,抽样检验也有如下一些固有缺点: 1、存在接受“劣质”批和拒收“优质”批的风险。 2、增加了计划工作和文件编集工作。 3、样组所提供的产品情报一般而言较之于全检要少,抽样方案通常都被假定为 (实践中,这些假定并不完全靠得住) 1、检验员是按照指定的抽样方案进行工作的。 2、所做的检验是没有误差的,即在测量或鉴定产品是否合格时,不存在人为的过失或设备的误差,抽样方案所规定的假定,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对
6、象:产品、过程、服务 符合性:“合格”、“不合格”;或“满足”、“不满足” 活动:测、比、判的过程,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单位产品:构成产品总体的基本单位(产品、材料、服务) 检验批: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单位产品汇集 样本: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 样本与总体之间是一种推断关系,抽样检验就是用统计的方法控制总体质量水平,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抽样检验两类错误 第I类:弃真将应该接收的批误判为拒收,发生概率 =1Pa(P0), Pa(P0)表示0个不合格时的接收概率 第II类:取伪将应该拒收的批误判为接收,发生概率 = Pa(P1), Pa(P1)表示1个不合格时
7、的接收概率 样本不合格品率总体不合格品率,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检验分类: 按检验数量 按检验人员 按检验地点 按生产过程 按检验方式,按检验系统 按检验效果 按检验目的 按供需关系 按质量特性的数据性质 按检验后样品的状况,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检验分类(按检验数量): 全数检验:对每个产品进行评判,接收的全是合格品,拒绝的是少量不合格品。 抽样检验:根据对部分产品的检验结果,对一批产品做出判断,接收的产品中可能有不合格品,拒绝的是整批产品(统计抽样检验、非统计抽样检验) 免检,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检验分类(按检验人员): 自检 互检 专检 检验分类(按检验地点): 集中检验
8、现场检验 流动检验,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检验分类(按生产过程): 进货检验(首批样品检验和成批检验) 过程检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工序段检验) 最终检验 检验分类(按检验方式): 理化检验:依靠仪器、仪表、测量装置或化学方法进行检验 感官检验:利用手、眼、耳的感觉进行判断 试验性使用,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检验分类(按检验系统): 逐批检验 周期检验 检验分类(按检验效果): 判定性检验:依据标准的符合性判断,是把关的职能 信息性检验:利用检验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质量控制,又很强的预防性 寻因性检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通过充分的预测,寻找潜在不合格的原因,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检验
9、分类(按检验目的): 生产检验 验收检验 监督检验 验证检验 仲裁检验 检验分类(按检验后样品状况): 非破坏性检验 破坏性检验,3、统计抽样检验基本概念,检验分类(按质量特性数据性质): 计量值检验 计数值检验 检验分类(按供需关系): 第一方检验 第二方检验 第三方检验,4、抽样检验的类型,按产品质量指标特性分类 (1)计数抽检方法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确定其合格或不合格,然后统计合格品数,与规定的“合格判定数”比较,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计数型常采用的质量特征表示方法,百件产品缺陷数,缺陷之总数,检验之产品单位数,X 100,不良率/
10、百件产品不合格产品数,不良品个数,检验之产品单位数,X 100,计件型,计点型,4、抽样检验的类型,按产品质量指标特性分类 (2)计量抽检方法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数(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与规定的标准值或技术要求进行比较,以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平均值 标准差,计量型常采用的质量特征表示方法,按抽样检查的次数分类,1)一次抽检方法该方法最简单,它只需要抽检一个样本就可以作出一批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 (2)二次抽检方法先抽第一个样本进行检验,若能据此作出该批产品合格与否的判断、检验则终止。如不能作出判断,就再抽取第二个样本,然后再次检验后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11、(3)多次抽检方法其原理与二次抽检方法一样,每次抽样的样本大小相同,即n1=n2=n3=n7,但抽检次数多,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亦多。ISO2859标准提供了7次抽检方案。而我国GB2828、GB2829都实施5次抽检方案。 (4)序贯抽检方法相当于多次抽检方法的极限,每次仅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后即按判定规则作出合格、不合格或再抽下个单位产品的判断,一旦能作出该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时,就终止检验,抽样检验的方式比较,按抽检方法型式分类,调整型是由几个不同的抽检方案与转移规则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抽检体系,然后根据各批产品质量变化情况,按转移规则更换抽检方案即正常、加严或放
12、宽抽检方案的转换,ISO2859、ISO3951和GB2828标准都属于这种类型,调整型抽检方法适用于各批质量有联系的连续批产品的质量检验。 非调整型的单个抽样检查方案不考虑产品批的质量历史,使用中也没有转移规则,因此它比较容易为质检人员所掌握,但只对孤立批的质量检验较为适宜,非调整型抽样又分为:标准型、挑选型、和连续型抽样,标准型抽样检验的原则是判断当前交验批的接收或拒收,应做出同时保护生产方和使用方的两个规定,其特点在于按照满足生产方和使用方两方面的要求而设计的,对生产方的保护是通过限定生产方风险在一个很小的数值上(如:0.05),对使用方保护是通过限定使用方风险在一个很小的数值上(如: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NSI ASQ Z1 2008 抽样 标准 培训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