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轴的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毕业论文).doc
《齿轮油泵轴的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油泵轴的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毕业论文).doc(43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1.1油泵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现状 1892年狄赛尔发明了柴油机,一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柴油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在今天的世界上,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有柴油机在运转。柴油机的心脏就是燃油喷射装置,即通常所说的油泵油嘴。 柴油机用燃油装置源于1893年鲁道夫.狄赛尔发明的煤粉喷射装置。开始时试用煤粉作燃料,其后改用石油燃料。1910年英国维克尔斯(Vickers)公司的佳姆斯.麦克辛(James Mckechnie)发明无气喷射装置. 1922年德国Bosch公司开始研制柴油喷射装置,1927年开始成批生产,并不断发展建立了完整的产品体
2、系,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油泵油嘴生产集团。 随后日本杰克赛尔公司和电装公司,多次从德国Bosch公司购买油泵油嘴制造技术,消化吸收并不断创新,逐步建立起自身的产品体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泵油嘴生产集团之一。 近几年来从柴油机的发展品种来说,大中型柴油机都转向以经济性良好的直喷式为主流。与非直喷式柴油机相比,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室大,所以,喷射压力要求高。另一方面,为了改善喷雾质量,喷油压力也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现在许多国外厂家正在致力于开发能承受更高喷油压力的喷油泵和高压共轨燃油喷射装置。 为了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操纵性和乘坐舒适性,柴油机对燃油喷射装
3、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人们正在研究引入电控喷油泵。80年代出现了电子控制喷油装置的柴油机。 我国的内燃机工业起步较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晚得多。1908年广州均和安机器厂制造出的8HP单卧式煤气机为我国第一台内燃机,1915年广州协同和机器厂制造出我国第一台柴油机。在1949年以前我国的内燃机发展缓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经过50多年的建设,内燃机行业迅速发展,柴油机制造厂遍布全国,产品应用到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船舶等各行各业。油泵油嘴相应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的专业生产企业有100多家以上,组成了一个行业。其中威孚集团公司就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生产品种最齐全的专业生产
4、厂。 1.2油泵系统 油泵系统通常由油泵、喷油器和高压油管组成。 1.2.1油泵的作用 油泵的作用是根据柴油机的工况,将适量的燃油在适当的时间内以适当的形式喷入燃烧室,形成适合于燃烧的混合气,满足柴油机的性能要求。油泵的作用可以概括为:(1)调节喷油量:根据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将适量的燃油稳定地喷入各气缸;(2)调节喷油始点:根据转速、负荷控制喷油始点,保证得到完善的燃烧;(3)形成喷雾:使燃油雾化,且均匀分布到燃烧室空间。它们决定着柴油机的性能,对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噪声及可靠性、耐久性等都有重要影响。 1.2.2 油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油泵的基本工
5、作原理及过程为:首先输油泵从油箱中吸取燃油,经燃油滤清器送入喷油泵的进油腔,进入油腔后的油通过进油孔被吸入杜塞腔,由齿轮轴推动柱塞上升,压缩柱塞腔中的燃油使出油阀开启,将燃油压入高压油管,柱塞的上升速度很快,所以油的压力很快上升,压力以音速从油泵端传向喷油嘴。喷油嘴是个自动阀针阀被调压弹簧的预紧力压紧在座面上,当压力上升到大于调压弹簧的预紧力时针阀开启,开始喷油。油泵是油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凸轮轴是油泵的关键部件。 油泵系统除了为柴油机提供燃油之外,它还为保证汽车能正常运行而进行喷油量调节。喷油量的调节由调速器控制口安装调速器则是由柴油机工作的稳定性要求所决定的。 柴油
6、机为了能稳定地运转,它的扭矩必须具有图1-1所示的扭矩特性,随着转速上升扭矩减小,柴油机在外界负荷阻力扭矩特性和自身输出扭矩特性相交的转速点平衡,即两者相等,柴油机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在平衡状态下,如果受到某种干扰,则: (1)若负荷减小,转速上升,则柴油机的输出扭矩减小,结果外界负荷的阻力扭矩大于柴油机的扭矩,柴油机就会降速,向稳定转速恢复,回复到平衡位置。 (2)若负荷增加,转速下降,则柴油机的输出扭矩增大,柴油机的转速就会上升,重新回复到平衡位置。 综上所述,无论受到什么样的干扰,总有一种回复到平衡位置的作用力存在, 这种力就是通过油泵改变每个循环的喷油
7、量来实现的。其过程是:柴油机通过提前器等部件把扭矩传递给油泵凸轮轴,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轴转动时通过挺柱体推动柱塞上升,通过改变柱塞斜槽的位置调节喷油量。 图1-1 发动机的稳定平衡状态 整个油泵的结构如图1-2所示。轴在油泵中位于泵体的下部,由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其前端装有一提前器,后端与调速器相连。轴上有若干个凸轮(与发动机汽缸数相同,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6个凸轮),中部还有一个驱动输油泵的偏心轮。凸轮外形采用缓降切线,故轴不能反转使用。柴油机工作时通过提前器等部件把动力传递给凸轮轴的驱动端,由驱动端带动整个油泵工作,因此轴工作时驱动端受力最大,轴断裂基本上也都发生在
8、驱动端。轴的断裂是机械失效模式的一种,因此有必要对失效分析的一些机理及方法作一介绍。 1.3 机械失效模式及失效分析 1.3.1机械失效模式 机械失效就是机械零件在服役过程中丧失其规定的功能不能继续可靠地服役。一般有三种形式:(1)完全丧失功能,如零件的断裂。(2)功能退化,如达不到原设计指标。(3)严重的损伤不能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根据失效的表现形式,通常可将实际中发生的各种失效现象分为三大类:断裂、表面损伤和过量变形。 1.3.1.1断裂失效 根据零件断裂前的变形不同,可将断裂分为塑性断裂和脆性断裂两类。脆性断裂包括疲劳断裂、应力腐蚀断裂、氢脆和静载延迟断裂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齿轮 油泵 失效 分析 优化 设计 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