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语文教学设计.doc
《渔家傲 语文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家傲 语文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渔家傲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领悟诗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三)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
2、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笺注》.[ ★背景透视 《渔家傲》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文体 词,是宋代的文学主流.唐及五代时,已出现词这一形式,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词的最初特点是
3、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倚声”.宋词又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长短句等称谓.因曲调节拍的不同,又区分为令、引、近、慢等.令或称小令,慢词也作长调.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宋代许多学者文人喜好填词作曲,对推动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字词: 学诗màn()有惊人句 péng()舟 殷勤()嗟日暮()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
4、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读通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探究案 1.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 2.作者既然有这样的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 3.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三、课堂小结 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四、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位婉约派女词人,她的《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等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清新、含蓄、缠绵的.其中《一剪梅》还编成了现代流行歌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渔家傲 语文教学设计 渔家 语文 教学 设计
